2007年速遞業僱員薪酬調查發佈會
2007年2月25日
速遞業僱員薪酬調查發佈會
九成速遞工人時薪少於30元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下稱勞委會)與運輸及物流業職工會(下稱運輸物流工會)於今年1月至2月期間,共同進行了一次速遞業僱員薪酬調查,於各工業區的街頭成功訪問188名速遞工人,當中超過九成的速遞工人時薪少於30元。勞委會及運輸物流工會要求政府立刻立法制訂全港性最低工資,保障速遞工人及其家庭的權益。
是次調查於2007年1月15日至2月2日間黃昏時間,分別於荔枝角、葵興、觀塘、長沙灣、荃灣及佐敦等速遞公司較為密集的地區進行。調查成功收回188 卷。
超過九成速遞工人時薪少於30元
是次調查發現,超過九成(92.5%) 的速遞工人時薪少於30元;時薪不足25元者亦有逾六成 (60.2%)。更嚴重的是,有近兩成 (18.3%) 速遞工人時薪只有20元或以下,其中有人的時薪更少至12.98元。
勞委會及運輸物流工會認為,調查結果反映速遞業內僱員的低薪情況相當嚴重,政府必須立刻立法制訂最低工資,讓速遞工人獲得合理工資的保障。根據以上的調查結果,若政府立法將最低工資訂於不少於時薪25元的水平,將有接近六成的速遞工人受惠。以業內中小型速遞公司受僱人數接近8351計算(請參考附件之調查報告),受惠的速遞工人數目將達5011人。倘若將最低工資訂於民間爭取最低工資聯盟建議的不少於時薪30元的水平,更有超過九成,約7516名速遞工人即時受惠。
屬家庭經濟支柱的速遞工人中,七成表示收入不足以維持家庭的生活需要
調查亦發現,有近五成 (47.9%) 的速遞工人表示自己是家庭經濟支柱,當中共超過七成(71.1%)的速遞工人表示,現時的收入不足以(40.0%) 及完全不足以(31.1%)應付一家生活需要。另外,亦有超過兩成 (23.3%) 為家庭經濟支柱的速遞工人表示,現時的收入僅足以應付一家生活需要。若以家庭經濟支柱者與時他們的時薪進行交叉分析,結果更顯示有近七成 (68.9%) 的時薪只有25元或以下。
上述結果反映,低薪問題不止局限於速遞工人的個人生活層面,而且更影響到其家庭成員的基本生活質素及發展機會。因此,我們認為以立法方式制訂最低工資,除了可提升速遞工人的個人收入之外,更能改善他們的家庭經濟狀況,提高其家庭成員的生活素質及發展機會。
超過五成速遞工人每天工作10小時或以上
是次調查又發現,有超過五成 (55.9%) 的速遞工人每天工作超過10小時或以上,其中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或以上者更高達12.8%。作為家庭經濟支柱的速遞工人當中,也有超過七成 (72.2%) 每天工作超過10小時或以上。
由於大部份速遞工人沒有超時工作補償,以至他們即使長時間工作,仍然只能賺取每月的基本月薪。因此,我們認為,要提高這些速遞工人的收入,除了必須立法制訂最低工資外,亦須要立法規定僱員每天的標準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而僱員超時工作可獲僱主發放不少於正常工資1.5倍之加班報酬。
速遞員的職業安全及健康問題值得關注
進行調查期間,我們留意到絕大部份速遞工人都要背負最少一個或以上的單肩式郵袋,部份速遞工人甚至要再手提一個甚至兩個大膠袋,負荷相當沉重。絕大部份速遞工人都不會使用安全步行鞋及手推車等裝備去減低郵件的負荷以保障個人職業健康。可是由於這些速遞工人卻需要長時間背負及手提重物步行,因此潛在相當高的勞損風險。

總括而言,業內大部份速遞工人都可能面對著相當嚴重的職業安全及健康問題,而他們的僱主亦很可能沒有按照法例的規定,採取足夠的措施來促進工人的職業安全及健康。由於速遞工人的低薪問題已經相當嚴重,若他們再因為工作造成勞損甚至發生工傷意外,他們便損失工作能力,這將更進一步影響他們的收入。因此,除了低薪問題以外,他們的職業安全及健康亦是行業內另一個重要的議題。這是很值得作進一步調查及跟進,以引發社會及政府部門對有關問題的關注。
總結及訴求
是次調查顯示,速遞業內的低薪問題極之普遍及嚴重。可是,即使特區政府於去年推出對僱主沒有任何法律約束力的工資保障運動,但由於只涵蓋清潔及保安兩個行業,這反映政府對包括速遞、飲食、零售、個人服務等行業的低薪問題毫不重視。
上述行業的低薪問題所造成的在職貧窮問題,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程度。因此,我們呼籲特區政府不要再空談扶貧,相反應立刻以立法方式制訂時薪不少於30元的最低工資,讓各行各業的工人及其家庭成員都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2007年速遞業僱員薪酬調查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