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專題故事







交通費支援

爭取全港低收入工人享有交通費
支援津貼請願行動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下簡稱勞委會)聯同多名工友,於2009年3月29日進行一次「爭取全港低收入工人享有交通費支援津貼」的請願行動,由匯豐銀行總行出發,沿途各人手持多輛寫滿市民簽名的道具汽車及高叫口號,批評政府在金融海嘯下,並沒有提出具體措施紓緩基層市民的經濟負擔。委員會要求政府放寬現行的「交通費支援計劃」的適用範圍至全港地區,並將每月收入資格上限提升至一萬元,以及撤銷工作時數限制,讓家務助理及其他兼職工人一同受惠。委員會及眾工友最後遊行至政府總部,並上演街頭劇,諷刺政府「交通費支援計劃」「甩轆」及「半桶水」,未能支援全港在職低收入人士的交通費需要。最後團體向政府遞交約1000個市民簽名及請願信,並要求約見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先生,以直接表達放寬交通費支援計劃的訴求。

勞委會指出,每當經濟動盪之時,基層僱員的抵禦能力最為脆弱,他們更需合理勞工保障。勞委會批評,面對金融海嘯對勞工市場的衝擊,特區政府顯得軟弱無力,除於財政預算中以「保就業」為名,創造短期及合約就業職位外,並沒有提出其他具體措施,保障基層市民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

雖然政府於2008年7月2日把「交通費支援計劃」放寬至元朗、屯門、北區和離島四個偏遠地區的原區就業的合資格在職低收入人士參加,但勞委會指出,本港交通費高昂,其他地區的低薪工人不論居住地區,往返工作地時都要負擔高昂的交通費開支,因此他們同樣的極需要交通費援助。根據統計處2008年3月的資料,除新界北區外,深水埗、葵青、黃大仙、觀塘是本港貧窮社區,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均低於15000元,較全港每月入息中位數17500元為低,這反映低薪工友偏佈全港。基於公平原則,該會要求政府應一視同仁,每名工人一旦符合資格,不論居住地區亦應受到「交通費支援計劃」的保障。

勞委會同時強調,現行計劃12個月的領取期過短,不但未能長期支援新界北區及西北區的低薪工人,而且由於計劃6500元收入上限及個人資產總值不超過44000元的規定過於嚴謹,令部份低薪工友因僅僅超過上限而不能受惠。另外,因工作時數每月不少於72小時的限制,也令不少家務助理及其他兼職性工種工人未能得益。

勞委會要求政府必須放寬「交通費支援計劃」申請資格至全港低收入人士,以減輕在職低收入人士的經濟負擔。委員會同時要求政府放寬有關計劃每月收入上限至一萬元,該會估計這將令起過161萬名在職人士受惠。為鼓勵就業,勞委會指出工作時數的限制亦應取消,以讓家務助理及其他兼職人士也能受惠。

行動

回應基層的需要,「交津」「低補」應並存推行

勞工跨區工作交通費狀況調查

市民對港鐵票價優惠及「可加可減」 機制意見調查

港鐵有加無減機制 通脹加價不合理

反對港鐵加價行動

對「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及其推行情況之意見

「2011年10月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預期申請情況調查

檢討可加可減機制 改革月票制度

港鐵加價不顧社會責任 政府失職放棄票價監管

要求特首關注交通費問題

對「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的回應

對 「提供與就業相關交通資助」 的意見

交通費支援計劃 「起動就業 」不足紓困 全港工友交通模式研究報告

「陸上行舟 --- 要求延續交通費支援計劃」請願行動

向財爺送膠樽 提他派膠樽請願行動

請特首施以善政•延續交津 平安夜報「佳」音行動

一人一夢想、人人有「交津」爭取延續交通津貼行動

要求政府擴展交通費支援計劃請願計劃

爭取全港低收入工人享有交通費支援津貼請願行動

爭取全港低收入人士交通津貼聯合記者會

爭取全港低收入人士交通津貼_立法會門外請願

 
有用資源

工友個案

宣傳單張



關於勞委
簡介
遠見
使命
架構
委員會
職員
工作報告
關注議題
取消對沖
工傷補償機制
標準工時
青年就業
關注石棉禍害
交通費支援
立法會選舉
家庭工資
退休保障
勞審處申索機制
資歷架構
非法勞工
醫療融資
外籍家庭傭工
少數族裔
外判清潔工人
零散工權益
其他
政策回應
簡介
回應及聲明
調查報告
投稿文章

培育活動
堂區
學校
五一證道
成立背景
成員
證道工作坊
證道文章

有用資源
社會訓導
勞look天地間
工道自在
培育資料
出版刊物
僱傭條例

搵工跳槽

連結團體

勞委之友
登記成為勞委之友
收取勞委資訊

捐款支持

聯絡我們
Developed and Hosting by: Topcat Team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