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少數族裔居民在港的就業情況及最低工資保障調查結果
2012年7月9日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及教區勞工牧民中心(九龍)於本年三月至六月期間,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旨在瞭解南亞少數族裔居民在港之工作待遇及最低工資保障情況。是次調查共訪問238名南亞族裔居民,當中以巴基斯坦裔(52.4%)及尼泊爾裔(29.2%)人士為主。
本調查中受訪的南亞少數族裔居民為通常居港的基層人士。大部分受訪者從事基層工作(低收入工作),他們的教育程度偏低,且多為中年人士。
研究發現,接近20%的受訪者現時所獲月薪為6000元或以下,其中有六成(60.4%)受訪者租住私人樓宇,當中有四成多(44%)人士每月須以4000至6000元租住單位。
更重要的是,調查發現有超過22.4%的受訪者現時所得之薪酬低於法定最低工資時薪28元。而當中超過一半(58.3%)受訪者從事保安工作,另外有12.5%受訪者為司機。受訪者中有超過九成認為最低工資應為33元。此外,調查發現在職的南亞裔人士每日需長時間工作。有接近55%受訪者平均每日須工作9.4小時。此外,絕大部分受訪者均表示,僱主未有給予其休息日及午飯時間工資。
至於申請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以及使用勞工處就業中心兩方面,分別有近六成(59.7%)及八成(81.9%)受訪者表示不曾聽聞或接觸相關資訊和服務。我們相信有關問題源於語言阻隔及政府宣傳不足所致。為此,我們作出以下建議,俾能改善有關情況。
- 加強執行最低工資法例及增加勞工巡查
我們建議政府加強執行最低低工資法例及增加勞工巡查,特別是護衛及保安行業,確保所有僱員享有合理待遇。 此外,政府亦應加強檢控違反僱傭合約及短付最低工資之僱主。另一方面,特區政府應向南亞少數族裔人士進行公眾教育,讓他們明白在最低工資條例下他們應享有之權益。同時,政府應鼓勵南亞少數族裔人在遇有勞資剝削及被短付最低工資時,到勞工處尋求協助。
- 重新檢討最低工資水平
香港特區政府應重新檢討現行的最低工資水平,並儘快提高有關比率,從而保障草根階層勞工及其家人的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政府在檢討及釐訂最低工資水平時,應聆聽及考慮南亞少數族裔人士的訴求。此外,我們建議政府應每年檢討最低工資水平一次,以讓僱員的薪金貼近通貨膨脹率。
- 加快立法推行標準工時
冗長的工作時間對我們的健康和家庭生活均無裨益,故此我們建議政府應立法制訂標準工時。我們相信推行有關法例能讓僱員有更多休息時間及享受他們的消閒活動。
- 採用多種語言,並加強宣傳政府政策與服務
香港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推行政策及服務時應具備多元族種及文化之政策視野。政府網頁應增設烏爾都語及尼泊爾文等南亞文翻譯。 此外,政府亦應印製南亞語文書寫成之單張,以便向少數族裔宣傳政府政策及服務。另外,政府亦應主動與南亞團體聯絡,並透過諮詢會、集會、電子媒體及各少數族裔的地區報刊,推廣政府的政策及服務。通過以上各項措施,我們相信南亞少數族裔人士能更好地認識及使用政府為他們提供之服務。
- 為前線員工提供培訓
政府宜為從事勞工政策及社會福利服務等方面的政府官員提供培訓,務求他們能識別及解決少數族裔的需要。 為減少語言的隔閡,政府亦應進一步採取措施,在政府各部門,特別是勞工處及社會福利處,增聘少數族裔員工,為少數族裔居民提供更適切的服務。
- 成立少數族裔委員會
我們建議特區政府成立少數族裔委員會,用以研究及處理少數族裔居民的需要。而委員會首要任務是關注少數族裔居民之教育及就業事宜,包括協助他們尋找工作、安排在職培訓及提供僱員再培訓等事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