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殘疾評估引糾紛 政府補貼護尊嚴
2011年4月17日
由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等十多個民間團體組成之爭取殘疾人士最低工資大聯盟聯同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於4月17日召開新聞發佈會,指最低工資法例中,要求殘疾人士進行工作能力評估,已造成糾紛,殘疾僱員的工作機會及福利被削減,要求政府為殘疾僱員提供工資補貼,令他們同享最低工資保障。
殘疾僱員邱苑玲女士表示最低工資實施前廠方已要求殘疾僱員重新簽訂合約及改變工作安排,包括削減員工的工作時間及福利。廠方還在原有的工作上設立新的生產標準,並按此分類員工的級別而決定薪酬,而達不到新的生產準者則有機會被解僱。苑玲表示,這些準則不但要求較高,同時亦不合理,她說:「你叫個車衫工人去打棗、熨衫,唔合常理。」她估計新安排是想逼使去他們提出工作能力評估。
兒子為殘疾僱員的任太表示,評估機制令其子心情忐忑不安,正猶豫是否簽署接受生產能力評估文件。任太說其子生產力與一般人無異,應可得到28元時薪最低工資,但卻害怕因不接受評估而遭解僱。任太批評,政府在殘疾人士就業政策支援不足,使僱員無所適所,也令有心僱用殘疾人士的僱主,因擔心負擔不到最低工資而被迫成為「無良」僱主。
張超雄博士指殘疾人士需要作額外評估的做法,完全違背殘防止疾歧視法例的精神,要求政府應為殘疾僱員提供工資補貼,令他們共享工資保障。他指補貼做法並不會引至龐大支出,他推算現時約有一萬個殘疾僱員在最低工資水平以下,以平均工資為最低工資的七成計,每年的補貼在3億元內,遠遠低過支付他們綜援的水平。這樣對殘疾僱員及聘用他們的僱主都是雙贏。
聯盟去年提出制定工資補貼及就業配額制度的建議,可惜政府充耳不聞。政府卻在短時間內答應多付3億元予政府外判商補貼休息日工資,殘疾人士對此厚此薄彼、欺凌弱勢的做法表達強烈不滿!
最低工資實行在即,個別殘疾僱員可能受困擾,聯盟設立了殘疾最低工資熱線,接受殘疾人士的投訴及提供協助。熱線號碼為2770 8668 及 2424 1456。

|